关注我们

扫描微信,随时获得最新资讯

达州市节后企业开工复工用工情况喜忧参半

来源:达州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:2019-03-04

通过组织企业座谈、实地走访、岗位监测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结果显示,达州市节前11场参与招聘活动473家企业,提供工作岗位21859个;节后33场招聘活动报名参与企业预计达900家,提供工作岗位45000余个。截至目前,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.6万户,同比增长38.24%;扶持成功创业428人、毕业五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641人;春节期间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85人,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就业总数达到7万余人。

     当前全市企业开工复工用工情况

复工总体良好,就业形势稳中上扬。通过春节前后走访达州市汇鑫能源,四川瑾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,达州市摩尔百货有限公司等几家用工量大的企业情况看,就业形势整体平稳,员工流失率较低,达州市汇鑫能源节后流失13人,四川瑾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(361度)流失31人,达州市摩尔百货有限公司流失9人,流失率都在10%之内,复工率较高。从生产经营情况看,调研109家企业相比去年同期好的有49家,占37.12%;较好的有32家,占24.24%;持平的有22家,占16.66%;较差的有6家,占4.54%。从生产计划来看,有51%的企业接单以长期性订单为主,21%的企业接单以季节性订单为主,另有28%的企业主要承接临时性订单。从订单情况来看,订单增加企业占35%,基本不变的占48%,稍有减少的占17%。从复工情况来看,62.9%的企业在正月初七前开工,27%的企业近日开工,10.1%的企业开工相对滞后。总体上看,随着达州市企业转型升级加快,节后企业开工复工情况平稳,生产经营正常,同比略好于去年。

结构矛盾凸显,技能人才需求增长。在调研四川兆纪光电有限公司、达州市南国印染有限公司等对蓝领招聘过程中,一线产业工人,技术性工种缺口大,现场咨询和投递简历符合对象少。2月1日在达川区天益广场举办招聘会现场,2家企业共收到简历13份,相对科技类、网络类公司收到平均37份简历的数量明显偏少。 从目前情况来看,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中相当部分企业出现岗位流失和减员现象,但涉及范围控制在30%以内,人员分流较平稳,未发现普遍性裁员潮。调研中82家企业去年岗位流失数量比例较小,节后开工不影响正常生产。

首选外出务工,就近就业主选服务业。依据达州市就业平台监测、组织返乡农民工座谈或电话现场抽样调查了解,外出到一线城市就业务工仍然为他们首选目标,珠三角、长三角、成渝排在就业目的地前3位。2018年,达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86.498万人次,其中省外输出120.0313万人次,占输出总人数的64.36%。主要依托达州市长期打造“巴山建工、巴山厨师、巴山妹子”等劳务品牌培育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、拓展外输务工渠道、主动构建与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勃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需劳务合作关系结果。随着达州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加速,服务行业目前成为吸纳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支柱产业。报名参加2月15日西外罗浮广场招聘会近300家企业,一半是商业服务型企业,提供的岗位信息占据半壁江山,达11000多个岗位。

就业方式多样,新兴岗位相继涌现。通过对节前招聘会现场100名求职者开展抽样调查,有过灵活就业、从事过共享经济或者尝试过新的就业方式的人数占比达到45%,流动就业、灵活就业、弹性就业方式不断涌现。随着人工智能发展,体力型岗位逐步机械化淘汰,工程师、技术员、程序设计员,网络运营推广产生了新岗位,薪金待遇相对较高,技术含量要求高。通过市场供求分析、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统计数据以及与企业座谈了解,达州市春节后就业形势大体为:节后就业形势依然保持总体稳定,企业裁员较少,员工流失率较低,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,企业开工或可开工在85%以上;全市供求总体平衡,“温暖回家路、就业援助月、春风行动、网络招聘”等系列活动开展顺利,无大起大落或冷热不均现象,极少部分企业招人难、一般劳动者就业难一定程度存在,就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,但不影响节后就业稳定局势。

     节后企业复工用工出现的新情况、新变化

一是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。调查显示,达州市2019年就业开局虽然保持运行平稳,但企业用工成本同比增幅在10-15%左右,为稳定用工队伍,企业大多靠提升工资和福利待遇手段,预计节后用工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要提高3-10%左右。

二是企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。达州市部分企业受行业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,产品输出并不十分明朗,技能型招聘用工较往年相对谨慎,需求规模普遍缩减;个别企业经营状况还没有完全回暖,致使开工不足,用工不减不增或者只减不增。据统计,招工企业招收50人以下的占总数的40%,招收100人左右的占36%,招收200人左右的仅占24%。2019年,全市103家检测样本企业月末实有监测岗位数呈现逐月递减趋势,分别由2018年1月份34223个递减到2019年1月份的32155个,累计减少2068个,降幅趋于平缓,反映出存在新增岗位开发不足、零星减员现象。

三是一线技能人才需求增量。因地域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,达州市留在本地务工人员大多技术比较单一,很难适应产业转型后新兴产业发展技术需求,导致一线技能人才比较短缺。尤其在汽车制造行业、电气焊工、纺织服装行业的熟练缝纫工等岗位技能人员比较短缺。361°鞋服进驻大竹县产业园后,通过多次招聘活动,用工缺口仍然较大,1月25日达州市政府召集宣传、人社、就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,集中研究大竹361°鞋服产业园招工事宜,并纳入督查范围,以此解决“用工难”问题。

四是招聘求职人员年龄偏大。从节前11场招聘会情况看,求职人员年龄结构50岁以上约占21%、35岁至49岁约占55%、35岁以下的约占24%。调查显示,留在本地的年轻人或高校毕业生大多选择创业之路,相比往年年轻求职者略有减少。同时,由于部分企业转型升级,部分无技能员工面临淘汰,部分年龄偏大求职者由于待遇和岗位的调整不相适应,存有跳槽想法。

五是新兴行业岗位人才紧缺。随着转型升级加快,部分企业急需专家型人才开展技术攻关、课题研究和实验试制。如玖源化工、新达泵阀、兆纪光电、南国印染、宣汉正原微玻纤等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,加大了“筑巢引智”力度,正在着手推动企业与高校(院所)毕业生“联姻”,减少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时间和资金投入,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,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软实力,提高劳动效率。

     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

一是本地企业薪酬偏低,吸趋力不强。当前农民工,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福利待遇要求越来越高,除物质需求外,人文关怀和企业环境需求方面也逐渐增多,达州市企业大部分用工环境不优、劳动强度较大、工资待遇不高,导致本地技能人才和新生代农民工外流。

二是长期形成固有观念,导致招工难。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步子快,经济发展起步早,在达州市农村劳动力中形成了“下海“就业观念和规律,第一代、第二代农民工在沿海一带通过多年打拼,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交际圈,收入较高,发展空间较大,形成了“亲带亲、老带新”的就业圈,短时间内,他们难以改变就业观念和意愿,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地企业招工难。

三是农民工就业技能差,稳定性较低。达州市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不高,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,普遍技能较为粗犷,大多从事建筑、搬运、短工等体力劳动,特别是“50、60后”就业困难人员,大多受专业技能不足、年龄较大等因素影响,难以适应本地企业市场化需求。(康合兴  袁昌国)